應對老齡化難題年輕人要多擔當
更新時間:2020-12-16 13:29:37 字號:T|T
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,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14處提到了養老這個詞。3月7日晚,全國************、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
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,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14處提到了“養老”這個詞。3月7日晚,全國************、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,全國******委員、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做客“中經******之夜”,圍繞“新時代養老新課題”展開探討。
相關數據顯示,到2017年底,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.4億人,占到總人口的17.3%,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到了11.4%,去年新增60歲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千萬,老齡化的速度之快、規模之大,世界前所未有,養老問題日益成為是全社會共同關切的現實課題。“拿什么養老”“誰來養老”“如何養老”,無疑需要頂層制度設計給力,也需要社會各方合力,年輕人同樣不能置身事外,相反更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做出應有的作為,表現出積極的擔當。
年輕人要未雨綢繆,從早著手、從長計議,規劃好包括養老在內的未來人生路。一方面,要積極參與政府社會養老統籌,主動繳納養老保險,改變重眼前所得、輕未來保障的觀念,避免游離于社會養老體系,為將來留下養老隱患;另一方面,要根據各自的收入水平、經濟條件和承受能力,選購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產品,為未來老年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保障,切實消除養老后顧之憂。
年輕人要敬老孝老,力所能及地履行為父母養老的義務。盡管隨著社會發展、時代進步,“養兒防老”的觀念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,但子女孝敬、贍養父母長輩,既是知恩圖報,也是應盡義務,這一點永遠不會過時。如何克服職場競爭壓力大、生活節奏快等矛盾,既努力滿足老人物質養老訴求,又給予老人情感和精神關懷,無疑需要年輕人做得更多、更好。
年輕人要發揚奉獻精神,為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擔當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貫的追求。年輕人朝氣蓬勃,是推進各個領域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,盡己所能服務社會養老工程同樣責無旁貸。一方面,要發揚友善互助精神,用自己的專長和技能,積極參與敬老、愛老、助老志愿事業;另一方面,要打破傳統觀念的偏見,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學習涉老專業、到養老機構就業,緩解養老人才、技能、資源不足的矛盾,這也是為社會建設做貢獻,也是人生價值的一種實現形式?!?/span>